学术要闻


会议预告

2022学术年会暨成都信息文化论坛:“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智能社会”将于7月9-10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召开


会议报道

2021学术年会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圆满落幕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高新科技前沿哲学问题及科学哲学新理论研讨会2020年8月18日成功落幕(会议新闻)

首届“艺术与科学之问”学术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开幕(会议新闻

第四届全国自然国学“中华传统整体论科学观及其当代价值研讨会”在曲阜召开(会议新闻

南京大学哲学系人工智能哲学工作坊2019年5月24-26日成功落幕(会议新闻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年暨“人工智能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在长沙理工大学圆满落幕 点击浏览会议新闻

全国“科学审度与美好生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8北京信息文化论坛在友谊宾馆成功落幕!

观点推荐


董光璧:中国传统科学及其世界意义 (重新转载)


学会公告

怀念我的恩师金吾伦先生 刘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金吾伦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专辑更新公告


时值敬爱的金吾伦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日。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和广大学界同仁深情缅怀金吾伦先生不平凡的人生和他富于创造的学术成就,既要继承和发扬金老的学术品格和学术精神,也要继续开创金老所倡导的国人哲学探索的华夏思路,为解决当今中国的发展问题,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发展问题贡献智慧。

国内外学者新近提供的与金先生相关的图片、视频、录音、纪念文字等内容将在近期陆续更新到本专辑。敬请学界同仁关注!


2021金吾伦先生逝世周年纪念

金吾伦先生逝世周年纪念图片集

金吾伦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文集

 
更新时间: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15:56:58
 
 

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简介

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成员


顾  问

董光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桂起权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主  任

喻佑斌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副主任

刘  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易  江 南华工商管理学院

卢  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任晓明 南开大学哲学系

胡昌振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万小龙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蔡肖兵 社科院哲学所

沈  健 广东梅州嘉应学院

易显飞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秘书长

蔡肖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


副秘书长

夏  冰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促进会

陈  鹏 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王  东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委员

刘  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易  江 南华工商管理学院

卢  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任晓明 南开大学哲学系

万小龙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蔡肖兵 社科院哲学所

沈  健 广东梅州嘉应学院

易显飞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夏  冰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促进会

贾向桐 南开大学哲学院

陈  鹏 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王  东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  君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最近更新: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07:53:40  写信给: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 写信给:本网站编辑                   备案号:京ICP备16006136号-1

     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于1997年3月26日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金吾伦研究员为首任主任。两院院士罗沛霖先生、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郭汉英研究员曾长期担任本会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董光璧研究员、中山大学哲学学院张华夏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桂起权教授为本会学术顾问。本会以当今科学基础问题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特殊的视角和研究、交流方式,在积年的学术探究和讨论中,产生出了一系列富于创造性的成果,在国内自然辩证法研究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研究风格和学术观点。

     本专业委员会前期主要专注于作为科学基础的物理学哲学问题,关于这一主题的研讨涵盖了国内物理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以“21世纪知识观学术研讨会”为标志,我们的研究重点开始做出调整,此次会议的成果代表了对“科学基础”内涵新的理解,此次会议上提出的“社会转型的中轴理论”成为会上的学术亮点。根据这一理论,道德力、权力、经济力、知识力、情感力可以分别主导社会生活并成为“中轴”,而科学知识在“知识中轴”时代将成为社会生活重要的基础。

     另外,在一系列关于“科学基础转移”的学术研讨中,本会学者提出了描述科学基础转移动态的新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科学基础转移呈现三种趋势:基础科学的研究内容从原子向比特方向转移;建构科学理论的方法从公理化方法向模型化方法转移;自然图景从构成论向生成论转移。这也明确了一种立场:对科学“基础”问题的探究不仅应涵盖“‘原子’基础”也应包括“‘比特’基础”。此外,科学发展的“人文基础”、“价值观基础”、“技术基础”、“社会科学基础”等问题也进入我会研究的重点关注范围,特别是在“信息文化论坛”引领的“‘比特’基础”的讨论中,计算主义、信息主义、信息哲学、信息安全、信息技术与权力等得到深入的分析,其中“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的界限问题”、“量子信息中的哲学问题”、“信息科学基础的哲学反思”、“信息科学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等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专业委员会现主任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喻佑斌,副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钢、蔡肖兵 (兼任秘书长)、南华工商管理学院易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卢风、南开大学哲学院任晓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万小龙、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胡昌振、广东嘉应学院沈健、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坤如、长沙理工大学易显飞等人。

   

北京信息文化论坛预备会议合影

生成哲学与科学基础研讨会成功召开

 


    我会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作主办、由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承办的“生成哲学与科学基础研讨会”于2017年1月8日上午9:00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开幕。中国科协前副主席冯长根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智丛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北理工人文学院院长李健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副院长张峰副教授主持了会议主旨报告。经过一天的热烈讨论和交流,研讨会完成了全部预定议程,并按计划于当天下午5点圆满闭幕。

    ……

    新闻详细内容点击浏览

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

南昌信息文化论坛于6月10日成功举行

6月10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和江西财经大学合作主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二届信息文化论坛:南昌信息文化论坛(大数据时代负责任的研发与创新)在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四层报告厅成功举办。
 

南昌信息文化论坛在江西财经大学落幕

2021学术年会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研讨会在南开落幕


6月19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和南开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天津市自然辩证法学会协办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崔伟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任喻佑斌,天津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李春成,南开大学党委常委于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详细报道

2020年高新科技前沿哲学问题及科学哲学新理论研讨会成功落幕

2020年8月18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前沿团队“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与科学哲学新理论”联合承办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会2020年会“高新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与科学哲学新理论”暨华中大科学技术哲学前沿团队咨询会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来自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山西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20余所大学的近百名专家和研究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报道



2019年学术年会暨“人工智能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讨会圆满落幕


   2019年4月13日,由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长沙理工大学共同主办,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承办的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人工智能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委党校、江西财经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100余位专家或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详细报道